悬崖之上深度解析(深度解析是什么)

一、悬崖之上影评-深度解析-人物分析


悬崖之上深度解析


《悬崖之上》的导演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不乏《活着》、《归来》、《红高粱》等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电影,同时也有《长城》、《金陵十三钗》等商业大片。其电影艺术特点有着浓厚的中国乡土色彩。影片讲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位曾在接受特训的特工组成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从跳伞降落的第一刻起,就已置身于敌人布下的罗网之中。同志能否脱身,任务能否完成,雪一直下,立于“悬崖之上”的行动小组面临严峻考验。许多人想要了解电影相关的影视分析或解析。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分析这部动作片《悬崖之上》吧

《悬崖之上》深度解析

《悬崖之上》具备一部传统谍战片所具备的种种元素:追车、枪战、肉搏、叛徒、关卡、审讯、毒打、拷问、招供、跟踪、暗号、密码本、暴露、声东击西、偷天换日、生离死别、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的死亡。所有这些,经由张艺谋的调度,电影是如此的工整、流畅、纯熟,无不证明着张艺谋老而弥坚,他就是中国的斯皮尔伯格或伊斯特伍德,哪怕这是他第一次尝试谍战片,也是《风声》以来的新巅峰。且难得的是,张艺谋仍旧保持着如此旺盛的创作欲,也一直在尝试新的类型和题材。

《悬崖之上》的故事其实就是着重描写一个深入敌后执行秘密任务的特工小组从一开始任务就失败了后发生的故事,注意本片根本就不是讲述如何完成任务的,就是个讲述一次任务失败的过程的。那些还在纠结任务完成过程的很抱歉,任务从来都不是本剧的重点。

可以说国师这部《悬崖之上》抓住了谍战片的核心点,对于一个现实世界的特工来说任务失败很正常的,对于在敌占区任务失败的特工来说除了正常以外还有就是绝望,同时还意味着可能面对甚至生命,那么这个时候信仰的力量就凸显出来了,信仰让每个深处黑暗的特工都深信黎明终究会到来。

影片的一大亮点在于展现了特工间谍工作的紧张感,一定程度上让观众长时间跟随着剧情的发展保持了一种紧张感和代入感。这也是一种观影乐趣,也是近些年来国产类型片中少有的,同时,演员们的演技也为本部影片增色不少。在《悬崖之上》里,张艺谋用了八个小标题来提示每一个章节的发展。这很像是古早默片时代的做法——暗号,行动,迷局,险棋。透过这些小标题你会发现,谍战,某种程度上很像一个敌我双方在棋盘上博弈的过程,影片的很多鸟瞰镜头其实也强化了这种棋局的感觉。而特工,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盘棋局中的棋子。或者说,他们因为这种使命感而自愿成为一枚棋子。他们只有努力压抑住自己的人性和情绪,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影子和棋子,才能在这盘险象环生的棋局中活下去。所以我们在《悬崖之上》中看到,几个重要角色的死亡都是因为他们展现出了某种人性,某种情感的软肋。

《悬崖之上》历史背景

《悬崖之上》的历史背景是发生于日占时期的“伪满洲国”,从历史的眼光看,《悬崖之上》要表达的是老一辈者为事业做出的牺牲和奉献,但是这部电影整体上缺乏历史落地感,没有很好地将历史与电影艺术相结合。一阵枪声落下,观众只感受到在大银幕上打枪的快感,却难以收获心灵的认同和共鸣,导演也没有找到一个使影片人物情感与观众认同之间的一个历史视角,把一段真实的历史变成了一个近乎空洞的行为。这对于电影艺术手法来讲,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这是一段让国人有着切肤之痛的历史。

自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实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普通百姓皆生活在日倭的和压迫之下。而《悬崖之上》的故事背景即是发生在此之下。那为什么电影没有出现表现这一历史时刻的镜头和语言,笔者分析并非是导演之疏忽,而是导演认为自己把握不住。

在日本殖民统治之下以及汉奸执政之下的“伪满洲国”的街道整洁干净,有恪尽职守的警察机关,市民生活水平很高,由此有人认为《悬崖之上》是在美化“伪满洲国”,因为在一般人眼中“伪满洲国”就应该是吏治腐败,日本残暴压迫、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关于《悬崖之上》到底有没有美化“伪满洲国”,笔者有过思考,笔者的结论是:导演为了展现冰城的风光,而无意间淡化了“伪满洲国”的特殊性质。在体现电影核心表达要素与广阔的人文关怀面前需要作出一些取舍。

《悬崖之上》人物解析

1.纠结的老张

老张是空降四人组的负责人,也是一位老地下工作者,在整个乌特拉行动中他居功至伟,尤其是一举识破特务老冯的伪装才能让任务能够延续。不过,老张并不是一个机械的特工,他也有感情和情绪,于是在片中我们看到了他在亲情和任务之间的纠结。按照上级的紧急预案,老张拿到密码书后可以和小兰在地下组织配合下接出王子阳,然后护送他出境最后完成任务。但是,如果就这么办的话,二组就等于彻底被放弃,王郁和楚良就真的相当于死了。老张和王郁“活下来的去找孩子”的约定也没法实现。于是,纠结的老张在已经脱身的情况下又返回马迭尔宾馆门前寻找孩子,然后不幸被捕。

可以说,老张对亲情、任务的纠结虽然牺牲了他自己,但却拯救了王郁和孩子,也没耽误乌特拉任务的完成,在他心目中,这是值得的。

2.聪明的王郁

王郁虽然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女性特工,但她同样是老地下工作者,在片中展现最多的是她的聪明。在火车上,王郁看到被谢子荣篡改过的留言,马上到有危险。楚良泄露了小兰身份,小兰危在旦夕,王郁立刻命令几个人一起下车,还阻止了鲁明回到车上通风报信,这样就直接保护了小兰,为老张营救小兰赢得了时间,这体现了她的冰雪聪明以及和老张的默契。在二组被特务牢牢控制后,王郁一方面巧妙周旋,同时抓紧时间寻找逃脱机会,她咬下一点毒药被送到医院,然后通过呕吐支开金志德,和楚良交流后迅速制定逃脱计划。可以说,即使没有老周的配合,以王郁的聪明和手段,逃脱的机会并不是没有。

3.猪队友楚良

一个团队里如果没有猪队友,那就真的没有什么戏剧化的剧情了,不幸的是,楚良就算是空降四人组里的猪队友。第一次,楚良在火车上看到小兰,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次,直接导致特务盯上小兰。第二次,小兰还只是被怀疑状态时,楚良坐不住了,直接告诉鲁明小兰的身份,如果不是王郁当机立断下车,小兰只怕是在火车上就被抓了。当然,楚良没提老张,证明他内心还是留有原则的,只是在小兰那里关心则乱。第三次,楚良在别墅里轻易被特务小孟发现了他身上带着的密码书,把拿到紧急预案后去买解码书的老张置于危险境地。还有,楚良在别墅里还曾试图向王郁暗示用俄语对话,幸亏被老周用熟练的俄语拦住了,同时王郁也没有接他的茬。总之呢,楚良似乎是一位有些冒失不太专业的特工,说他是猪队友并不算过分,尤其是险些害了恋人小兰两次。好在,他在最后时刻,先是主动留下把脱身的机会让给王郁,然后又在已经脱逃的情况下拦截鲁明,最后用自己的死

4.坚强的小兰

小兰是空降四人组里最美好、最纯洁的小女孩,一举一动都不像是一位特工,更像是一位弱弱的学生,但她却在片中承受了最多的考验。刚和老冯接头就被特务挟持,经历生死搏斗还帮老张反转被动局面。在火车上被男友楚良连坑两次,险些陷入绝境。老张营救她时,在搏斗中帮助老张杀死特务。和老张分头走时孤身一人陷入包围之中,经历生死较量后幸运脱身。老张被捕后,小兰回到住处险些落网,幸亏警觉性极高才幸免于难。和老周接头时险些被特务发现,凭借机智反应蒙混过关。虽然小兰没有被捕,没经受老张那样的考验,也没像二组那样一开始就进入陷阱,但她几乎是四人组中遇险次数最多的,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她的坚强和机灵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会发现整部电影的表演风格其实非常统一。张译、秦海璐、于和伟、倪大红这些戏骨,整体表演风格都是克制的,但在克制之下又有着不同程度的情绪涌动。只有两个人例外——余皑磊扮演的老金,和刘浩存扮演的小兰。而刘浩存扮演的小兰,同样是一个天真到有点憨的角色。在影片里,她甚至跟准备外出执行任务的张宪臣说,“我今晚给你炖排骨”。相比其他的队友,小兰的状态一直有点流离于任务之外。她行动的最大驱动力与其说是,不如说是为了见到自己的恋人。小兰和老金这两个角色身上其实有着共同的特质,很傻很天真。而某种程度上,他们就是影片中展露了最多人性的两个人。但,拥有同样特质的两人,在两个不同的阵营里却拥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艺谋毋庸置疑的导演实力,使这部影片整体观感尚佳,一起去看看这部电影吧~

悬崖之上深度解析

悬崖之上历史背景

悬崖之上人物解析

二、***悬崖之上***深度解析是什么

《悬崖之上》深度解析是剧中代表着希望和老一辈为了信念牺牲自己的精神。

结局中张宪臣被枪毙,楚良和王郁在去和大使馆接头的时候,被特务追击,其实这就是一个陷阱,两个人之所以会去,是为了掩护真正的人,后来在被追捕过程中,为了让王郁成功逃出,楚良留下来和特务周旋,最后面对追捕,自己服下了白色药片死了。

剧作信息:

这部剧是张艺谋导演执导,讲述的是在严峻考验下,特工与敌人斗智斗勇,执行秘密行动的故事。

在20世纪30年代,四位曾经在苏联接受过特训的共产党特工组成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的秘密行动。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从降落伞降落的第一刻起,就已经置身于敌人布下的天罗地网当中。

是否能够脱身,任务能否完成,成为了很多人需要抓紧时间考量的主要目的。大雪一直在下立于悬崖之上的行动小组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部影片已经入围了第14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的提名。

三、《悬崖之上》深度解析!


悬崖之上深度解析


《悬崖之上》里不愧是一帮戏骨,整个演员阵容之强悍,每个角色演技之爆棚,实际上在今天“颜值肥皂”影视大行其道的环境里,是值票价的。

回过头来说,整个电影情节相对还是比较平庸的,也真是靠了演技和镜头画面撑满了全场。影片中还真是存在了不少BUG,说说我个人的观点:

时间轴和历史脱节。影片中说马迭尔饭店有国联代表,剧中引发“乌特拉行动”的背景是“背荫河事件”,而行动二组最后的逃脱点设置为“罗马尼亚大使馆”。

时间矛盾点:1933年3月27日,日本政府发表通告,宣布日本退出国际联盟-根据历史记载(尽管有几个时间点),但“背荫河越狱事件”是在1934年初秋(9月),且731部队废弃“背荫河实验场”(俗称“中马城”,以首任管理者日本关东军大尉中马而起。建成于1933年)的时间是1934年,隔了将近一年,而不是影片中所说的“一个月后”。

罗马尼亚和伪满建交时间在1940年,且未设大使馆,只有日、德、意、暹罗和汪伪政权在伪满的新京(现在的长春)设立了使馆。从上述来看,电影情节在历史时间取点上,缺乏认真的考证,实为该片的硬伤。

当然,其中有一个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即被营救的王子阳(也有材料称为王子扬),的确是从背荫河越狱并且活着逃出的幸存者之一(也并不如影片所说,只有他一个幸存者)。后来,王子阳成为了抗联的重要军事干部,但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就牺牲在了木兰。

但这里也有个和影片叙事违背的地方,王子阳的逃脱并非是“苏联空降中共特工”的所为,更没有进入哈尔滨。参照《日本军细菌战》一书的记载:当天越狱的有十八人,三人冻死,三人被伪自卫团逮捕,其中除一名抗联战士被杀害,其余二人被送回背荫河。剩下十二人在抗联交通员的带领下,投奔了抗联。

当然,可能是为了制造大片的感觉,该片用了“苏联学校培养的中共特工”这样的背景去设置营救人员的背景。

因此,看完该片,我的闪回是和电视剧《悬崖》的对比,和《风声》的对标,以及各种欧美二战谍战片,如《超级女特工》《德黑兰43年》《类人猿行动》。说实话,如果抛却背景国预设,将其中的人物用欧洲人来演,也就是普通的二战城市谍战片。其实,不及南斯拉夫的电视剧《黑名单上的人》,罗马尼亚的《复仇》,或者说苏联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没有像张译、于和伟,秦海璐等出色的表演,这部电影,不好意思,很平庸。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演员很重要。也说句大实话,除了一些镜头的故意炫技,我真没看出老谋子导演呈现出应有的大师风范。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是伪满警察真有那么凶狠吗?这个到的确要说一下,的确是,而且,影片表现的并不够,其中,也有一个硬伤,作为东北沦陷后的伪满警政系统重中之重的特务科,整部影片竟然没有出现一个日本指导官,这让片子看起来更像是中国人的内斗。

可以说,伪满警察系统并不因为这是个汉奸特务警察组织,就小觑它,而恰恰,它可能是上世纪前半叶中,在中国土地上现代化警察开始从萌芽到成熟中,其中最为特殊,也最为规范、专业化和现代化的警察组织,其缜密和纪律性远甚于同时期的各类警察组织。要知道,抗联队伍在后期屡遭日军讨伐队的追击难以生存外,伪满警察和密探在其中的罪恶罄竹难书。

它的培养基脱胎于日本现代警察的培训制度。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积极炮制伪满洲国,利用奴化教育将殖民意志向东北社会渗透。伪满洲国的警察训化是奴化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独立于社会教育体系。

1932-1945年间,伪满政府在新京(长春)成立中央警察学校,各省和特别市设地方警察学校,各县设训练所,分别训化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警察人员。这种三级警察训化体系为日本殖民者培养了大量的警务人员。训化后的伪满警察,不仅被扼杀了潜在的反日意识,而且成为服务伪满政权、为日本侵略者控制东北社会的鹰犬。

1932年3月,伪满洲国在新京(长春)成立,伪民政部内设警务司,管理伪满洲国一切警察事宜。彼时的东北旧警察,是接收原张学良政权时期“各市县旗公安局的警察官、公安队和保安队队员而来,约有9万余人”,要将这部分人改造成伪满统治的忠实“警魂”,为日本侵华战争服务,警察训化势在必行。

此外,此时东北地区警察整体素质相对较差,“警察官中巡官以上粗通文字,警长以下素养千差万别”,并不符合日本侵略者的殖民服务要求。

由此,1932年6月,伪满政府颁布《中央警察学校官制》,12月在新京正式成立中央警察学校,直至1944年6月改为高等警察学校。

伪中央警察学校学科设置为训化伪满警官群体服务,共三科,每科针对不同训化对象,功能略异。

一、本科,是干部晋升前的教育,修业时限为一年,学习科目有学科和术科。

学科包括训育、基础法令、行政法及自治大意、警察法、刑法及违警罚法、民商法大意、国际公法大意、经济学大意、思想问题、法医学、犯罪心理学、实务(警务、保安、司法、特务、外事、交通、户籍、消防、卫生)、会计、统计助长事务、常识;术科包括操练(含测图)、射击、马术、战术、通信筑营筑城之大意、点检、礼式、武道、体操、捕绳术、急救法。

二、别科(讲习科),专为提高警察官干部的能力而设,修业期限和教授科目由校长制定,一般包括训育、法学大意、警察法、刑法总论各论、指纹法、即决犯、保安警察、卫生警察、特务警察、外事警察、司法手续、勤务要则、公文、满语、保甲指导、急救法;术科包括教练、马术、武道、捕绳术、检阅、礼式。

三、普通科,主要对日本人警察官进行初级训化。此外,伪中央警察学校特别开设研究科,招收在中央警察学校本科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现职警察官,经所属长官推荐,由中央警察学校校长铨衡认为合格,并能自行负担研究费用者,准予入学。研究科目为“警察行政及警察制度、刑事、特务、外事、交通、消防”,研究期一般为六个月。

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一面将军事力量向前线集中,一面加紧掠夺东北沦陷区,为维持正常侵略秩序,不得不增强警察思想教育,提升警防能力,因此,中央警察学校训化伪满警察官的效率被提升,如本科生修业期限缩短为3个月,每次400人;干部讲习:每期1个月,每次100名,包括日本人和中国人;司法讲习、特务讲习每期1个月。

所有教学科目中,伪中央警察学校最重视训育,以解除思想武装、消除反日意识、培养忠诚为终极目标。这门课程一般由校长进行,“没有什么定型的教材,而是临时选定教材,如:即位诏书、回銮训民诏书、日满议定书等”,或者用训话的方式传递“日满协和”“一心一德”“日满不可分”等思想。

日本教授如主事、学监、部长、教官每月也对各科学员进行2-3次训示,称为科外讲演。

此外,实习和见学也是训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如学校组织各期学员中成绩优异者去日本进行一次视察旅行,大约1个月到40天的时间,伪满警员所到各地会受到“有礼貌地”“亲切的”接待,同时“参观明治神宫、奈木神社博物馆以及他们的大工厂等”,使伪满警员产生对日本文明的羡慕之情,诱发从器物到思想的转变,从而启发警员忠诚于天皇的思想。

伪满洲国成立之初,便在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警务厅,将原奉天、吉林、哈尔滨的警官高等学校改为警察官练习所,以便迅速培养“亲日顺满”的基层警察官吏。

1932年6月15日,奉天省举办了第一期警官讲习班。伪地方警察学校通过教授警察基本知识,加强业务指导,将沦陷区的普通青年改造成掌握社会控制方法的工具,如调查户口、收集情报、镇压反日革命活动等。

同时,强调精神训练,即“重视身心的锻炼,培养至诚奉公、质实刚健、坚忍不拔的警察人员”。所以,日本侵略者认为,“只有从这个学校受训而毕业的人”,才够得上“王道乐土”“皇帝陛下”的警察官。

1935年底,伪满政权把旧的警察人员(除了森林警察队还保留一部分之外),完全淘汰净尽,而代之以新的警察。如此“驯化”而出的伪满警察,不仅在专业技术上达到“高精尖”,更是编织了一张经纬分明的“殖民网”。

各级伪警察官经过中央警察学校和地方警察学校的训化,以忠日、共荣为己任,亡国奴生存理念根深蒂固,并在行动上压制东北地区的民族反抗意识,伪满警察群体成为日本侵略东北乃至中国的武力辅助。其忠实执行日本的侵略政策,对民众开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活动的监管,镇压民众相关的一切抗日活动,这类史实资料数不胜数。

为了镇压反满抗日的力量,伪满警察协同日本关东军,以武装力量对反满抗日势力进行“大讨伐”,分三期进行,从第二期(1933年秋-1936年10月)开始,伪满警察成为对反满抗日力量进行镇压的急先锋。根据关东军“讨伐”要求,伪满警察提出了覆灭三江省抗日力量的计划,这一计划不仅涉及到爱国者,也涉及到无辜百姓。

从1935年1月至12月间,日伪军警在东北各地讨伐中共杀害抗日军民15695名。在1935年秋冬讨伐中,伪满警察就打死打伤抗日军民11430人,逮捕1429人。据《伪满洲国警察史》记载,从1933至1936年的整个治安肃正期间,东北抗日军死亡41688人,伤26448人,这些伤亡数字中就包含许多老百姓。

1940年12月至1941年3月,对安达、肇源、肇州、肇东等地进行大讨伐、大搜捕,使中共龙江工委和龙江救国会及所属的10个救国分会遭到严重破坏,共逮捕抗日救国会员和群众329名,其中被判死刑72人,百余人被判无期徒刑,还有19名爱国者被伪滨江省警务厅特搜班用铁丝捆绑后,运到江边投进冰窟窿淹死。为了灭口,凿冰窟窿的两名渔民也被投进冰窟。

从伪满警察设立之日起,就在警务司内设立了特务科和侦察室。

特务科负责政治、思想、宗教、工人运动、出版、言论、结社的管理等,搜集特务情报。从1937年到1942年,5年时间里,共搜集各种所谓的情报3000余件,向上级呈报的有600余件;1942年4月至1945年8月,3年的时间,仅7名警察就搜集情报18000件。

侦察室主要是对反满抗日人士进行残酷的迫害和秘密处决,它在伪满境内出任务是秘密调查官吏、各经济团体、宗教团体、教育团体的活动,主要是监视这些团体及其成员与中国关内或与外国人的联系。

在县警务科设特务股,警察署设特务系,特务的主要职责是控制全民的思想、言论、出版、集会、宗教信仰以及流言倾向动态等。县团级以上的旧东北的军阀官僚、高级知识分子和宗教信徒中负有名望的人被特务股列为重点监护人,每月对这些人视察两次,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言论以及是否有反满抗日的嫌疑。

对一般百姓,则采取到处寻风、盯梢、跟踪和尾随的方式,对他们任意盘查以及对其人身及住宅进行搜查。如认为有反满抗日的嫌疑,立即逮捕,并开留置票拘押。审讯时轻则拳打脚踢,板抽鞭笞,重则坐老虎凳、翻肋条、灌洋油及辣椒水等,手段毒辣,令人不寒而栗。

因此,无论是从伪满警察的设立、演变,还是从伪满警察所具备的特点来看,不难看出伪满警察是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重要帮凶,是维护其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层面加紧对东北社会的控制,为日本侵略者效忠,残害东北民众,尤其是反满抗日者。

所以,伪满警察的培训和实际执行,无不渗透了殖民者的“良苦用心”,其残忍和恶毒和其主子不相上下,没有最恶只有更恶。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猜你喜欢